陽光照在佛山的山海大地,清風拂面,由高處鳥瞰全城,禪城、南海、順德、高明、三水五個區可盡收眼底。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發展模式,孕育了佛山獨具魅力的嶺南傳統文化,也吸引了無數才俊奔赴而來。

巨大的人口潛力也在逐步刺激佛山醫療衛生服務的完善和提升,推動佛山市第二人民醫院新院區建設(以下簡稱“佛山二院”)便是佛山布局建設醫療衛生高地的高屋建瓴之策。

筑醫臺融媒體【粵港澳大灣區醫院建設】欄目記者采訪到了佛山二院副院長,同時也是佛山二院新院區項目組副組長——張武。

全局謀勢,強強聯手

——「我們的目標是相同的?!?/strong>

塔吊林立,機器轟鳴,工地一片熱火朝天。4月12日,佛山二院新院區建設重大節點迎來關鍵進展——實現了地下室結構封頂,正在進行地上主體結構施工,實現了疫情防控和工程建設“兩不誤”。按照進度計劃,今年11月項目將完成主體結構封頂(期間插入二次結構、機電安裝、幕墻、精裝修工程施工)。

作為廣東省、佛山市重點民生項目,佛山二院新院區項目建設定位高,規模大,醫療功能工藝流線和醫療專項系統多且復雜。建筑設備和醫療設備數量繁多,項目管理難度和協調量大。為了高標準完成任務,佛山市代建項目管理中心與佛山市第二人民醫院創新性摸索出了一套符合發展的“代建+醫院”緊密協同模式。

如何實現醫療條件優化配置,如何使得醫院在接診、治療、辦公等日常事務中做到忙而不擁擠、雜而有秩序,如何使新院區項目達到現代化醫院水平,這些都是必然要面對的復雜問題。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首先是作出合理、清晰的設計規劃。項目在啟動之初就組建了項目組,組長由代建中心負責人擔任,張武擔任副組長。

據張武介紹,在管理上,佛山市代建項目管理中心在項目有豐富的經驗,佛山二院熟悉功能需求和醫療工藝流程。兩者強強聯手,通過有效組合能夠充分發揮各自優勢,達到資源及特長的最優化配置。

事實證明,這樣的組合確實能讓項目的建設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佛山二院新院區建設的過程中,醫院和代建中心雙方都組織了各自的精英人才,一段時間的磨合之后大家都形成了心有靈犀的默契,想法的碰撞,觀點的協商和問題的解決均能達到“1+1>2”的效果?!缸鲆粋€好醫院,做一個好項目,這是我們共同的目標,也是合作的基礎」。

醫院項目是工程項目建設中最復雜的類型之一?!杆⒉粏渭兪谴u和水泥的堆砌,對于醫院來說也不是要追求多么豪華,我們更多從醫院實際出發,考量合適的裝修、適配的色彩、未來的運營管理、醫療工藝設計、醫療專項打造等」。

在這個精英團隊里,善者謀其事,各司其職。在張武看來,能遇到并組成這樣的團隊是幸運的。采訪時,他也多次提及“團隊合作”的重要性。每個人都是這個團隊重要的組成部分,他作為項目的副組長也當盡全力做好統籌,保證“戰線”無憂。

備注:何為“代建+醫院”緊密協同模式?以佛山市第二人民醫院新院區建設項目為例,項目采用傳統建設模式,但不是直接交鑰匙工程,佛山市第二人民醫院全過程跟進,與佛山市代建項目管理中心密切配合,共同完成項目建設。佛山市代建項目管理中心主抓工程質量、安全、進度,佛山市第二人民醫院主抓方案設計、醫療工藝、醫療專項。

思進取,善學習

——「我們外科醫生一般性格都很外向」

作為一名具有豐富臨床經驗的外科醫生,張武給我的印象是十分健談的。他笑稱「外科醫生一般性格都比較外向,這是“現實所迫”?!?/strong>事實是,醫院各方從病房到門診,從手術室到ICU,從后勤到外部,甚至消毒供應中心,外科醫生基本都要接觸。

而恰恰對于如此大體量的項目來說,項目負責人“外向”,善于溝通交流是項目推動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素質。張武坦言,在項目建設的整個過程中,他也在不斷學習,在臨床之外,工程建設的專業知識廣有涉獵。

佛山二院新院區建設項目引入了醫療工藝流程設計咨詢服務,這在佛山市醫院建設中也是“第一個吃螃蟹”的項目。醫療工藝流程設計的高效開展為佛山二院新院區項目的建設流程節約了大量時間。

但是一切工作的開展最終還是應站在醫院立場上,按照醫院的實際需求進行,并不是完全甩手。這個環節的交流就由張武及其組織的院方團隊負責監督把控。「你吃一餐飯全給你上鮑魚,也能吃飽,但沒必要?!?/span>

“先進且實用,合理且適配”是張武反復強調的。「因為費用不是無止境的,在總框架中怎么合理分配是我們必須要考慮的現實問題」。他提到,不同醫院的強勢學科不同,側重科室不同,醫護人員工作習慣也不同,結合醫院未來的發展規劃,在醫療流程打造上也應該獨具特色。

從醫30年,初心長存

——「用最簡潔的話,給患者信心和鼓勵」

1992年開始從事臨床,到現在張武工作已滿30年。談及學醫初心,「白衣使者救人性命,給患者減輕疼痛、恢復健康,給予每個患者力所能及的治療。有些病痛不能根治,我們也會講清楚,做好溝通和服務。我們會用最簡潔的話,給患者最大的信心和鼓勵?!?/strong>

這個回答聽起來很“俗”,但是卻飽含了醫者最大的真誠。

張武談起很久以前他做過的一臺心臟手術,「進ICU時(病情)已經穩定了,但從ICU出來之后卻又惡化,因為患者有糖尿病,心功能恢復得很好,可是傷口卻不能愈合,進而引發了一連串的問題。病情變化的那兩天,我一直守著,在床邊觀察,出現情況立馬用藥、調整、治療、觀察。他傷口和內部都化膿了,整整換了3個月的藥,每天我要幫他換兩次藥,一直到他恢復?!?/p>

我想作為一名外行人,我們對醫護工作者的“戰場”無法感同身受,但他們期待生命延續的心卻是可以真實感知的。

張武表示,未來,他仍將繼續提高自身專業能力。除此之外,新院區建成后,雙院區業務擴大,管理任務加重,除了硬件設施要著重打造外,軟件技術力量也是工作的重點。要建設高起點、高標準建設一個現代化大型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佛山二院任重道遠。

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隨著大灣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居民對醫療衛生服務呈現多層次、多樣化和個性化需求,社會需要提供優質、高效、安全、舒適的醫療服務,醫療衛生機構發展面臨新的形勢任務。

佛山市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佛山市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新型城鎮化的全面普及、二孩政策的全面實施,人口增長較快,且佛山市人口老齡化已處于較高的水平。

經濟形勢的快速變化、疾病譜的改變和人們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佛山市醫療衛生服務需求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市民日益增長的醫療需求與醫院現有的醫療服務總量形成了矛盾,醫療衛生資源總量不足的問題依然突出。

從長遠的戰略考慮,加強對佛山市第二人民醫院的建設,有利于進一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提升粵港澳大灣區醫療服務水平,實現粵港澳大灣區衛生與健康事業躋身世界前列,塑造世界一流健康灣區。本項目的建設符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

佛山市第二人民醫院是一所歷史悠久,地處佛山舊城區中心的所集醫療、教學和科研于一體的現代化綜合三級甲等公立醫院。占地面積2.3萬平方米,醫療建筑用房5.1萬平方米。

佛山二院新院區項目位于佛山市綠島湖片區占地面積 79920.97 平方米(120畝),規劃總建筑面積25.25萬平方米,建成后編制床位1200張,預留1800張床位發展能力,日門診接診量可滿足10000人次。

伴隨著我國科技的與時俱進,在智慧管理發展的趨勢下,建筑工程項目建設管理應當采用多種形式的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和方法,推動建筑行業高質量發展。

佛山市第二人民醫院新院區項目現利用BIM技術、數字孿生技術、物聯網技術、5G通信技術、大數據技術,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將圖紙數據、管理數據、硬件設備接入智慧管理平臺,形成涵蓋施工全生命周期數字化項目創建管理體系。

張武介紹,該項目對標魯班獎,而且目前正在申報佛山市和廣東省建設工程優質結構獎。該項目建成后,將極大地提高佛山市醫療資源整體配置效率,加快佛山東翼和西翼融合發展,提高人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