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區域疑難危重復雜心血管疾病診療中心,廈門大學附屬心血管病醫院(以下簡稱“廈心醫院”)一直引領著區域心血管專業的技術創新,緊跟國際前沿,在冠狀動脈、頸動脈、外周血管、心律失常、大血管、先心病、結構性瓣膜、主動脈夾層等心血管各領域填補了省市乃至全國、亞太地區數十項技術空白:

廈心醫院是國內率先開展心室室壁瘤降落傘技術的醫院之一,為國內開展數量最多、經驗最豐富的中心;它在亞太地區率先開展室壁瘤微創“折疊”減容術,已完成26例,是全球完成該項手術例數最多的醫療機構,被設為亞洲地區技術推廣中心;此外,它還開展了亞太地區首例微創二尖瓣環(AMEND系統)成形術、國內首例可吸收支架術、國內首例三支腎動脈狹窄介入治療、福建省首例頸動脈保護傘下支架植入術、首例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首例“經皮左心耳封堵術”、首例“化學消融治療肥厚梗阻型心肌病”等技術……

廈心心血管專業技術展示

如此耀眼的成績,讓我們見證了廈心醫院不俗的醫療實力,而這不俗實力的締造,既離不開醫生們高超精湛的醫術、護理人員事無巨細的照護,更離不開強勁有力的硬件的加成,“器利而工善”,對廈心醫院而言,這一“利器”就是他們設備先進、功能完備、理念超前的介入診療中心,今天我們就從其設計角度來一探究竟。

一、共享、集約、高效的介入診療中心

作為心血管病??漆t院,介入診療中心無疑是廈心醫院的“王牌”,借助這張王牌,廈心醫院近10年來開展的微創介入手術量位居福建省首位。

介入中心位于廈心醫院醫技樓三樓,毗鄰CCU(冠心病監護病房)與檢驗科,總面積約2200平方米,根據使用功能劃分為四個區域:患者使用區(包括等候室、會談室等)、介入治療區(包括中控室、手術間等)、輔助用房區(包括庫房、處置室等)、生活辦公區(包括辦公室、餐廳等)。

導管室平面圖

(1)“日不落”導管室

常規介入診療中心和手術室的術間通常相對獨立設置,一間導管室,一間控制間,建筑設計上會進行相對隔離。而在廈心醫院,它們采取了不同以往的“共享式介入診療中心”的理念,通過打造集約式的中央島式控制室(簡稱“中控室”),將8間導管室(DSA)分列兩側,兩兩對開。在中控室可以看到所有導管室內手術的進展情況。如果某一導管室發生緊急搶救的情況,其他導管室的人員可以第一時間趕往現場進行支援,確?;颊甙踩孀畲蠡?,這既節省了時間成本,又節約了人力成本,同時彼此間的手術物資也可以快速進行調配,做到了人員、物資、時間的安全、共享、集約和高效。 

中控室

中控室中部放置了多臺沙發及風格簡約的單桌,可供醫護人員在手術換臺期間小憩,并就各自在術中遇到的疑難問題展開討論、孵化出新課題,術后他們還可以對手術數據、手術方法進行回顧。由此,中控室便由單一的操作設備的指揮室,演化為一個集手術、科研、休息等多項功能于一體的綜合空間,進一步體現了“共享、集約、高效”的理念。

(2)節約空間的設備機房設計

介入手術使用的DSA設備含有電源柜、重建柜等機柜、機組,因此需要配備一間單獨的設備機房。而傳統介入手術室單獨建設的設備機房,通常占用面積大,耗費成本高,所預留的維修空間在實際應用中多被浪費。

廈心醫院作心血管病??漆t院,手術量大、手術難度高,DSA設備的使用頻率高、時間長,因而對設備的維護和保養要求非常高。所以,廈心醫院在進行介入診療中心設計時就對設備機房進行了優化,他們利用了手術室外走廊的空間,僅占了約1m×5m的狹長空間作為設備機房;同時,設備機房的門從最初設計時的平開門調整為玻璃推拉門,在保證開度的同時最大限度地節約了空間;而對設備的維修通常選擇在班外時間進行,因此,外走廊患者通道即可作為維修空間。此外,設備機房通過線纜地溝、通風口等與術間聯通,營造了環境“小循環”,做到了溫、濕度術間級別的嚴格控制,滿足了設備對環境的要求。以上這些設計既保證了設備機組必要的放置空間,也滿足了患者通行、設備維修的空間,同時把空間最大限度地讓給術間、留給患者,契合著“共享、集約、高效”的設計思路。

 

DSA設備機房擺脫傳統設計的束縛,既方便維修,也減少了面積和能耗

(3)簡潔實用的中控臺設計

為給醫護人員提供舒心愜意的辦公環境,中控室頂部天花板設計了藍天白云,打破了導管室原本冰冷的感覺,形成了自然的環境體驗,成為“日不落”的導管室。

同時,廈心醫院在搬遷之前經歷了十多年的發展,在常年累月的手術中對傳統導管室的設計積累了自己的想法思路,經過與設計師的思想碰撞,才呈現出現在的“最美導管室”。廈心導管室中控區域的地面比介入術間整體抬高了30厘米,觀察窗鉛玻璃也做了加大加寬處理,并采用了傾斜15度的設計,此舉不僅保證了處于抬高中控室內的醫護人員視野清晰,對手術進行全面、密切的觀察,同時也有助于進行觀摩于示教。

 

中控室設計簡圖

導管室內配備的設備包括DSA、多導電生理、血流動力學等,種類繁多,線纜錯綜復雜,因此傳統控制室的操作臺面成了線路牽絆影響醫護人員工作的重災區。

廈心醫院對導管室的操作臺也進行精巧設計,將觀察窗傾斜形成的夾角轉化為可利用空間,設備的各類線纜隱藏其中,最終實現線纜多而不亂,操作臺面簡潔清爽;室內以藍色色調搭配木紋裝飾,營造了“雅致安靜”的氛圍,更有助于醫生集中注意力。

簡潔的中控臺面

(4)患者轉運快速通道

廈心醫院新址在設計階段就引入了“共創、共享”的理念,不僅請專業設計師進行設計,還邀請本院的醫護人員共同參與討論,使醫院的整體布局、動線等各個環節得到優化,做到快速、高效。介入診療中心作為廈心醫院的“門面”之一,就是最好的體現。

在其他醫院,我們常??梢砸姷交颊咴谛g后需要通過轉運車乘坐電梯前往重癥監護室,整個轉運過程不僅耗費時間,也增加了發生感染的風險。為縮短患者術后運轉流線,廈心醫院將介入診療中心與CCU直接連通在一起,僅一門之隔,患者結束手術后可直接進入監護區,節省轉運時間、降低感染風險,第一時間得到監護。在監護區過道,醫院做了貼心的安排,他們會允許家屬進入此處與患者進行簡短的會面,這樣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家屬的焦躁,另一方面還可以給予患者以撫慰。 

介入診療中心直通CCU

 

在導管室內藏著一部兩站點電梯,為介入診療中心與手術室專用。電梯尺寸達1.4m×2.4m×2.4m,最大載重達1.6噸。當導管室內患者病情發生變化,需要心外科的醫護力量加入時手術室人員可立即乘坐該專用電梯趕往導管室內的復合手術室,患者也可通過轉運床直接送至外科手術間,避免了等待電梯的過程,可謂是介入診療中心與外科手術室之間的專用“高速公路”。 

兩站點專用電梯--介入中心、手術室間的“高速公路”

二、開放自信的介入診療中心

(1)“開放”的介入中心大門

傳統導管室通常是醫院的封閉科室,患者家屬被“拒之門外”,無法知道其內部情況,等候期間容易情緒焦慮。廈心醫院的介入診療中心的入口突破性的采用了全透明玻璃電動門,患者家屬在此等候的同時可以直接看到等候區甚至中央控制室。這樣的設計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患者家屬的焦慮情緒,使其可以了解到為患者做手術的醫生是如何密切配合、精益求精的,這在保障患者知情權的同時,也向其傳遞出醫院對技術、服務、流程的自信,帶給患者和家屬看得見的“放心、安心、信心”,這也是展示廈心醫院醫療水平、工作作風的一個窗口,蘊含著安全的“治療疾病共同體”的理念。 

介入診療中心入口

(2)拉近距離的手術談話室

傳統醫院的談話室通常相對獨立,患者家屬只能通過醫生描述或紙質報告單得知患者情況或手術方案,甚至個別醫院僅通過一個小窗口與患者進行談話。

廈心醫院將手術談話室設置在中控室旁,患者與醫生談話時可直接看到中控室內醫生一絲不茍做手術的情形,與入口玻璃大門有異曲同工之效果。這樣的設計拉近了家屬與患者的距離,進入談話室就如同進入了神秘的手術室,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家屬的焦慮情緒。談話室還接入了PACS系統,可即時調閱患者的影像資料,配合桌上擺放的心臟模型,可更加直觀的向患者家屬闡述患者病情及手術方案,更有助于家屬做出決定。 

通透直觀的談話室

三、細節處彰顯人文關懷

(1)導管室的重要支撐——冠心病重癥監護室(CCU)

CCU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科室,卻與導管室相輔相成,是其業務開展、技術創新的重要支撐。這也是廈心醫院在設計時將二者緊密設置原因。CCU的設計在充分保證對患者的監護功能的同時,也體現著對患者的人文關懷。CCU監護室采用了“L”形的設計,采用這樣的設計可以容納更多的床位。監護室的北側及東側采用玻璃的設計,營造通透的觀感,這樣可以令患者接觸到自然光照并感受到晝夜的變化,同時避免了西曬等陽光直射的情形,不再只有冷冰冰的燈光照明,這緩解了患者住院期間長期處于室內倍感單調與壓抑的感覺。

監護室引入自然光

一般而言,重癥監護室對內部環境要求高,通常不允許患者家屬進入監護室進行探望。但為了滿足家屬探視的需求,廈心醫院在監護區外設置了視頻探視間,通過5G技術及遠程探視系統,患者家屬可以實時與患者交流,了解患者情況,遠程“療慰安撫”患者,從心理及精神上助力患者康復。該系統的啟用,在疫情期間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有效避免了病毒傳染以及交叉感染等問題的產生。 

視頻探視間

(2)對中堅力量的關懷——醫護人員休息區

傳統的手術室或導管室中,通常以手術為中心,即以完成手術為任務,注重對患者的治療與關懷,卻常常忽視了對我們自己的醫護人員的關懷。廈心醫院充分考慮到了導管室工作繁重,醫護人員壓力大的特點,在醫生、護士辦公室外設置了休息區,通過落地玻璃幕墻引入自然光線,營造溫馨自然的環境;設置了沙發及吧臺,高低錯落的陳設滿足個性化的休憩需要;吧臺上還配備了咖啡機,擺放了各類雜志書籍,一杯咖啡一本閑書,讓我們的“中堅力量”得以放松身心。 

醫護休息區

“器利而后工乃精”,遷址后的廈心醫院借助手術部的升級實現了多項醫療指標歷史突破,運營一年多來,其手術量增長超過20%,其中三四級手術占比超過80%。其心內科的年手術量和復雜程度已位居該省首位,而心外科手術量更是連續兩年突破千臺,廈心醫院作為疑難復雜重癥心血管疾病的區域診療中心的作用正日益突顯。